跟着总书记长见识|一座博物馆,荟萃民族情
27日上午,正在广西南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博物馆,方寸间一览千年。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历史根脉和文化传承,在这里光影留痕。
古香古色的铜鼓、色彩斑斓的织锦刺绣、巧夺天工的陶瓷器,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面云雷纹大铜鼓。鼓面中间的太阳纹象征着壮族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和大自然的敬畏。这面出土于广西北流市的铜鼓,面径165厘米,重299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铜鼓,被誉为“铜鼓王”。
鼓面上造型各异的纹饰,反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等。细品每一面铜鼓的纹饰,仿佛翻阅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收藏了345面古代铜鼓的广西民族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的博物馆。这里还收藏了1.86万件(套)纺织品,涵盖广西12个世居民族,特色鲜明、体系完整。
参观者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里参观壮族织锦机(2019年10月4日)。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中国“四大名锦”之中,壮锦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纺线、染色、浆线、卷纱……织锦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厚实耐用,壮锦常用做被面、衣裙、背包、台布等,在传统壮族婚姻嫁娶中是必需品。
从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纺织艺术,壮锦技艺不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妇女增收致富。
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90后”“壮锦女孩”范丽华整理作品《锦衣华服》壮锦嫁衣准备展出(2018年5月19日)。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广西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或简单庄重,或典雅华丽;或反映民族历史,或表现民族身份。印染、刺绣、织锦工艺争奇斗艳,共同织就五彩斑斓的霓裳羽衣。
来到广西,不得不说“壮族三月三”。从2014年开始,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每年放假两天。这是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保障少数民族基本权利的体现,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在跳竹竿舞(4月14日)。新华社记者杨驰 摄
每年农历三月三,广西各族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欢乐的节日气息持续一个月。
春潮涌动,大地飞歌。广西成了歌的海洋,来自全国各地的山歌爱好者云集于此,百名歌王斗歌争奇,多场民族歌圩精彩上演。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2000多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在这样一个多民族人口聚居地,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样文化交流互鉴、求同存异。一个家庭多个民族的故事在广西比比皆是。
“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为各族人民共同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文字记者:卢羡婷、潘强、黄庆刚
视觉/编辑:姜潇、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广西分社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