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更多历史遗产有望“开放” 支持遗产修缮利用
北京更多历史遗产有望“开放”
代表委员建议“活化”保护文物,让居民享受到文物福利;北京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遗产修缮利用
左安门角楼,一处埋藏着老北京记忆的城楼,在重建修缮之后,变身古色古香的图书馆,重回北京人的生活里。去年10月28日,左安门角楼图书馆(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分馆)正式开业。
又一处文化遗产在市民的生活里“活”了过来。近年来,北京已有多处文化古迹实现变身,承担起新的公共服务功能。例如中轴线上的雁翅楼24小时中国书店,已成为京城不打烊的新文化地标。
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如何唤醒文化遗产的新生命,也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把文物利用起来是活化的保护”
记者采访发现,北京已有多处文化遗址以新的“身份”对公众开放。
西城区万松老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以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实体书店“多重身份”对外开放。现在,这座不到400平米的院落每天吸引着1000-1500人次的游客,是一些“国保”单位客流量的10倍。
2013年,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椿寺的北院成为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引进传承人进行非遗研究、创作、传习、展示,包括泥塑彩绘脸谱、北京内画鼻烟壶等,成为京城一处有文化味的新去处。
此外,孔庙国子监建成博物馆和教育基地,天坛神乐署变身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明城墙遗址改造成优美闲适的遗址公园……
“北京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文化建筑资源非常丰富,市民整体文化认知基础也较好。”北京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办主任兼国土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许槟认为,让文物遗产“活”起来,北京有独特优势。
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岭也表示,文物是有公共属性的,将文物利用起来是活化的保护,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文物的福利。
北京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遗产修缮利用
不过,让秦红岭“着急”的是,当前北京文物古迹开放度仍然不够,“我在做古都建筑文化资源库时调查发现,很多古建都被一些单位占用了。”
秦红岭认为,文物利用的第一步,就是腾退并对公众开放,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方式。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到,北京将做好历史文化名园腾退,统筹古建筑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名人故居、坛庙、胡同、四合院、会馆、历史宗教建筑、工业遗产等修缮保护与合理利用。
在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东城区人大代表团副团长金晖眼中,左安门角楼就是一个成功范例。金晖告诉记者,今年东城区还将开展一系列文物腾退计划,“如果将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合理开发,对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古都北京的整体保护都有很高的价值。”
“遗产利用不能对本体结构造成破坏”
文化遗产再利用如何衡量好“新旧”的关系?许槟认为,在利用文化遗产之前,首先要摸清底数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定流程进行改造。在此过程中,管理部门和相关专家不能缺席。
许槟建议,改造利用文化遗产、古建筑等,要先定下规则。“例如,不能对古建筑本体结构造成破坏,外墙和颜色也不能随便装修改造。”此外,对各类文化遗产都应分类制定改造利用要求,建立主管单位和专家的系统合力。对级别高的古建筑、文物古迹,审批流程和专家论证要非常全面严格。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鸿声提醒,除了这些已被保护利用的文化遗产,北京还有大量规模性、高价值的建筑遗存,因没有入选文保单位而得不到保护,以致传统建筑风貌丧失。
张鸿声提出一个方案:建立“建筑文化遗存规划保护”制度,即先有规划,后有保护,由文化专家、规划专家组成委员会提出方案,交由规划部门严格执行,使成规模的建筑遗存进入保护名录。
■ 探访
角楼图书馆办活动需提前“抢座”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东南二环内侧的角楼图书馆,步入图书馆内,一面镂空的赤色屏风将图书馆一层分成内外两个区域,让读者得以从车马喧嚣的闹市中短暂抽离,沿着木质楼梯走上二楼,朱红色的书架和桌子显得十分古朴大方,几位年长的读者正围坐在茶桌前品茗读书,也有人盘在蒲团上安静阅览。
书籍的选择更突出了京味,文学区的老舍文集和京剧传统剧本汇编,历史类的有《北京地方志》、《北京史》等多种讲述北京及各区历史、文化、风俗的图书。馆中还设有一台电子阅览机,内存海量经典连环画,可以很方便地翻阅。
据东城区第二图书馆馆长、左安门角楼图书馆馆长左堃介绍,从去年10月28日开业至今,累计进馆2.6万多人次,共举办100多场各类文化活动,不少活动读者还需在“角楼图书馆”公众号“抢座”才能预订得上。
“角楼图书馆如此受读者欢迎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左堃坦言,由于左安门角楼的交通并不是十分便利,还未开放时,他们甚至担心会不会有人来。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建筑却遗憾地毁于自然坍塌。1957年后,残破的城墙也被逐步拆除。而从2015年起,北京市决定复建“左安门角楼”,历经两年多的精心修缮,参照乾隆十五年的《京师全图》,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升级装饰环境,完善设施条件,并将左安门角楼打造成特色图书馆。收录地方文献图书6700册,报纸30余种、期刊100余种。
■ 对话
左安门角楼图书馆馆长左堃
让大爷大妈也爱上“泡图书馆”
新京报:除了给大家提供阅读空间外,角楼图书馆还有什么活动?
左堃:角楼图书馆目前是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分馆,除向市民提供阅览服务以外,还通过和各有关单位的沟通,并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邀请文化公司来运营管理,要求他们每年度提供不低于300场的各类文化活动,角楼图书馆还面向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爱好者、社区居民等人群,开展文化沙龙。开业以来,我们角楼图书馆共开展了100多场富有特色的专题活动,包括非遗项目制作体验、传统文化历史讲座、老北京特色展览等等。
“非遗52日”将是2018年新开的一个系列活动,每周将会邀请到一位非遗传人,带着手艺来图书馆,让现场读者亲自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新京报: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效能,有什么计划?
左堃:现在的上班族多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为满足上班族的阅读需求,我们开创了“角图夜读”服务。每周五晚7时到9时为有需要的读者和有阅读爱好的团体开放。目前已吸引人民日报读书会、九三学社读书会、老舍研究会等13个群众团体入驻。下一步,还将根据读者需求增加开放时间。
新京报:你觉得将左安门角楼这样的古建筑转化为公共文化空间有何优势?
左堃:图书馆和古建筑的内在气韵吻合,那就是静。不少读者都反馈说,坐在角楼图书馆读书,就像是穿越到过去,不由自主地想去保持安静,每一个参观者都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也有利于对文物的保护。
另外,我们也会定期收集网络上对于角楼图书馆的评价,大家都很认可这么把古建筑和图书馆结合的形式,除了追求“形式感”的年轻人很喜欢在这种环境中阅读以外,附近不少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妈也爱上了“泡图书馆”。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他是这边的老街坊,老爷子拄着拐上三层,非常激动地给工作人员讲左安门城楼的历史,还指给我们看下面哪所房子是他曾经住过的。这时,角楼图书馆就不单是一个阅读空间,也是一个回忆历史的空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倪伟 王梦遥 沙雪良 裴剑飞 戴轩 李馨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删除.